新聞中心
工業高錳酸鉀生產工藝簡介5553
發表時間:2022-03-01 15:32作者:小賀來源:廣州市賀隆貿易有限公司 一、高錳酸鉀簡介 高錳酸鉀分子式KMnO?,相對分子質量158.03,是重要的中冶原料。高錳酸鉀常溫下即可與甘油(丙三醇)等有機物反應乃至焚燒;在酸性環境下氧化性更強,能氧化負價態的氯、溴、碘、硫等離子及二氧化硫等。與皮膚觸摸可腐蝕皮膚產生棕色染色;粉末散布于空氣中有激烈刺激性,尿液、二氧化硫等可使其褪色,與較活潑的金屬粉末混合后有激烈焚燒性風險。 高錳酸鉀是傳統工業中常用的強氧化劑,這一性質決議了它的用處很廣,遍及各個行業。工業方面可作為氧化劑,可用于金屬表面清洗、電鍍液除雜、鋁合金染色等。醫藥方面可作為消毒劑,殺菌劑,也可用于生產原料藥等。環保方面可作為水質凈化劑、除藻劑。畜牧養殖方面可作為飼料、動物飲水、飼養場空氣及物品的消毒劑等,此外,高錳酸鉀還可用于食物、冶金、科研等范疇。 二、我國高錳酸鉀生產工藝介紹 我國生產高錳酸鉀工藝的主要是固相焙燒法及液相氧化法兩種。 2.1 高錳酸鉀固相焙燒法: 工業上采用的固相焙燒氧化法,又分為轉爐焙燒和平爐氧化焙燒兩種。 1.2.1轉爐法典型工藝: 將軟錳礦粉與50%KOH的堿液(MnO2:KOH=1:2.3—1:2.7)混合而成的漿料噴人390~420℃的轉爐中,通入空氣瞬間形成K3MnO4的熔化物,反應物經磨碾,然后進入另一轉爐或沸騰反應器,保持溫度180~220℃,控制加入水量,使空氣中水含量在300g/cm。,磨碎的物料經3~4h,使85%~95%的K3MnO4轉化成K2MnO4。此法具有原料品位要求高,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生產周期長,轉化率低,勞動強度大,規模化生產困難等缺點。 1.2.2平爐法:(分為二步法和一步法) 平爐法之二步法:典型工藝是將90%KOH加熱至380~460℃,與錳粉充分混合,混料經粉碎在平爐上焙燒,平爐用煤加熱,物料鋪在平爐爐面上通過翻料機上下翻料,表面吸氧,從而生成K2MnO。為防止爐面過熱,控制溫度在250~280℃,焙燒后的物料推入浸取桶,用淡堿水浸取K2MnO。 平爐法之一步法:典型工藝是將粉碎的錳粉鋪在平爐爐面上,先用50%KOH液體潤濕,再用翻料機進行上下翻料,并分批加入90%KOH固體片堿(最好達到MnO2:KOH=1:1.5~1:1.8),表面吸氧生成K2MnO固體顆粒,反應完成后,推入化料槽,用淡堿水浸取K2MnO4。 我國固相法開發較早,是高錳酸鉀主要的生產方法。采用轉爐焙燒雖經使用及試驗,因其設備工藝未過關,生產投資大,故沒有采用。而國外固相法生產大多采用轉爐氧化焙燒,生產可以連續。 2.1 高錳酸鉀液相氧化法: 液相氧化法自70時代后期廣州周濟化工廠實驗成功后, 工藝及操作日趨完善。選用重油焚燒外加熱,間歇液相氧化反應,KOH :MnO?摩爾比> 5, 溫度260℃左右,反應4 h左右, 可使MnO?時轉化率達90%。該工藝克服了固相法出產設備占地面積大,出產環境差, 周期長等問題,具有轉化率高,能耗少,且可用于處理錳礦含量稍低,含硅量稍高的礦,對固相法具有顯著優勢。 經過幾十年的出產實踐和不斷改進,國內外工業高錳酸鉀生產技術都有了長足進步,并取得了豐碩成果,產生了一代又一代新技術。近年國內高錳酸鉀生產商又對高錳酸鉀出產工藝和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共同的“氣動流化塔制取高錳酸鉀新工藝”,并申報了國家專利。據有關專家評議,該工藝技術和設備水平居同類產品國際領先水平。工業高錳酸鉀生產工藝詳細介紹請看我司整理的“中國高錳酸鉀生產工藝現狀與展望”點擊可直達。 ?廣州賀隆貿易是華南地區最早一批從事高錳酸鉀批發業務的廣州老店,十幾年誠信經營品質如一,資質齊全,在華南地區擁有眾多的客戶和良好口碑,所售高錳酸鉀質量好、供貨穩定、配送專業、價格合理,歡迎各位新老顧客來電咨詢! 本文由廣州賀隆貿易編輯整理,轉載請先聯系我司客服,侵權必究! |